img_load
img_load
全天24小时
img_load
img_load
微信公众号

观察:“加权赋分”暴露高考改革试点的公平失衡

浏览:479 来源: 时间:2023-10-11

【侨报记者粟裕12月6日北京报道】5日,浙江省高考英语科目加权赋分情况调查结果公布。经调查,此次高考英语科目加权赋分是一起因决策严重错误造成的重大责任事故。浙江省政府责令该省教育厅厅长辞去职务,并取消这次考试的加权赋分,恢复原始得分。

近期浙江省高考英语科目成绩公布后,考试成绩和加权赋分方式受到一些学生和家长质疑,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有多名考生在网络反映表示,所谓加权赋分就是得分率低的题调低分值,得分率高的题调高分值,然而优秀考生的分数优势就下降了,差距变小了。

从2014年起,浙江实施新高考,外语每年安排2次考试,选用其中1次成绩。而这次的外语考试后,对部分试题进行了加权赋分,触及了“公平高考的底线”,由高考次数不统一,高考考生全体样本不统一造成的,一旦考试题目难度骤增,区分度加大,就必然造成考生成绩的差距。

浙江省政府责令该省教育厅厅长辞去职务,并取消这次考试的加权赋分。(图片来源网络)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谈松华称,这件事反映出了我们国家的高考命题水平是有待提高的。他认为,如果试卷命题质量不高,对真实反映学生实际水平和能力就会有一定的局限,“因为难而给部分题目加权赋分,正好证明了命题水平的问题。”

《光明日报》也指出,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其公平性并不是追求“皆大欢喜”,而是要体现出区分度。在一次考试一张试卷的时***试区分度通过设置合理的难度系数即可实现;而在实施改革以后,还要考虑到多次考试难度系数相一致的问题。维护考试公平的复杂程度明显加深了。

事实上,浙江作为高考试点的大省,争议一直不断。2017年高考,有些普通高中充分利用“赋分制度”,组织考生高二完成选考科目的考试,避开了高三与重点高中考生的激烈竞争,引发社会质疑。2018年高考,“物理遇冷”现象持续发酵,物理选科人数断崖式下跌。高中选考问题传导至高校端,体现为老师发现大学新生物理水平普遍下降。

目前,18个新高考改革第三批试点省市中,仍有超过一半至今未宣布相关方案,比如,河南、四川、山西、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江西、贵州、西藏等9个省份,既未明确“官宣”暂缓改革,也迟迟不见“改革动作”,被外界解读为推迟改革试点。

改革试点争议问题在于各城市并没有统一的政策方法,几乎完全依靠省教育厅的政策,这不免让考生和家长认为,决定考生命运的高考掌握在悬而未决的政策上。如北京教委宣布形成新的模式将依据考试成绩、面试成绩以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考核标准,在这种模式下,统一高考成绩占比原则上不低于总成绩的60%。让全国人民心里打鼓,纷纷质疑其公平性,有自媒体甚至用“击穿公平底线”来形容这次改革。

当考量高考改革这盘棋时,还需要放眼更广泛的格局,更应注意其中的规范性和普适性,创建具有公信力的社会监督体系,约束相关部门对自身对权力的滥用。有分析人士表示,在当前的高考改革方案尚未成熟、教育资源不配套的情况下,部分省份推迟改革或许是明智的选择,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是有助于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分配,而非让学生离公平越来越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