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打生物医疗低温存储 海尔生物终止赴港上市闯关科创板
新京报 2019-04-03
4月2日,上交所披露新受理科创板上市企业名单,实际控制人为海尔集团的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入选。海尔集团是国内冰洗家电的龙头,海尔生物主营业务是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基于物联网转型的生物科技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主要为生物样本库、药品及试剂安全、血液安全、疫苗安全等场景提供低温存储解决方案。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就以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的方式加强疫苗管理提出建议。
海尔生物本次拟募集资金10亿元,主要用于公司产品及技术研发,以及海尔生物医疗产业化项目及公司销售网络建设。保荐机构为国泰君安。
实际控制人为海尔集团,无偿使用海尔系列商标
海尔生物主营业务始于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基于物联网转型的生物科技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报告期内,面向全球市场,主要为生物样本库、药品及试剂安全、血液安全、疫苗安全等场景提供低温存储解决方案;进而进行物联网技术融合创新,围绕以上场景提供物联网生物科技综合解决方案。
海尔生物2016年-2018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82亿元、6.21亿元、8.42亿元,净利润分别是1.23亿元、6039万元、1.15亿元。
其中海尔生物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于包括生物样本库、药品及试剂安全、疫苗安全、血液安全、生命科学实验室相关的产品销售收入。近三年主营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8.76%、98.53%、98.17%,公司主营业务突出。
毛利率方面,公司产品毛利率保持较高水平。其中生物样本库、药品及试剂安全产品毛利率基本保持稳定;近三年来,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2.98%、52.69%、51.08%。
股权方面,本次发行前,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主要股东为海尔生物医疗、奇君投资、海创睿、海盈康和海创盈康(海盈康和海创盈康的执行事务合伙人均为海创杰),其中海尔生物医疗控股持有公司42.30%股权,为公司的控股股东。
海尔集团通过控制海尔生物医疗间接持有发行人42.30%的股份,同时海创睿与海尔集团签署《表决权委托协议》,约定将其持有发行人的13.50%股权所对应的全部表决权委托给海尔集团行使。综上,海尔集团通过间接控股和委托表决合计控制发行人55.80%股份所对应的表决权,系发行人的实际控制人。此外,奇君投资持股27%,合伙人有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目前,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使用“海尔”、“Haier”等系列商标,该等商标的所有权人为海尔集团及海尔投发。根据海尔集团、海尔投发与海尔生物签订相关协议约定,海尔生物有权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无偿使用海尔集团及下属公司在境内及香港注册、拥有的“海尔”、“Haier”系列注册商标。
海尔生物介绍,根据相关协议,上述商标有效期届满前,海尔集团及下属公司将按照规定办理续展,续展后,海尔集团及下属公司将继续将相关商标许可公司使用。如果海尔集团及下属公司在相关商标到期后无法顺利办理续展,则公司将无法继续使用该等注册商标,进而对公司业务开展及经营业绩造成影响。
曾申请H股上市,募集资金10亿元
企查查工商信息显示,公司前身青岛海尔特种电器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10月,2018年7月更名为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科创板并非海尔生物上市的首站。2018年10月,海尔生物曾向香港联交所提交了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股票并挂牌的申请文件。2019年3月22日,海尔生物召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终止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上市的议案》。
海尔生物此次拟发行股份不超过7926.79万股,且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超额配售部分不超过本次新股发行总数的15%。若全额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则本次发行股票的数量不超过9115.81万股,不超过发行后总股本的27.71%。
若发行完成后(不考虑超额配售选择权),其中海尔生物医疗控股由42.30%下降到31.73%,奇君投资由27%下降到20.25%,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将不会发生变化。
招股书显示,海尔生物募集资金总额10亿元,本次募集资金拟投入海尔生物医疗产业化项目、产品及技术研发投入、销售网络建设等项目。具体来看,3亿元将用于海尔生物医疗产业化项目建设,该项目总投资金额为4.67亿元;募集资金中5亿元用于公司产品及技术研发投入;2亿元用于销售网络建设。
对于风险,海尔生物表示,公司结合当前市场环境、公司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战略等因素对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进行了审慎的可行性研究论证,但仍存在因市场环境发生较大变化、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不可预见因素等导致项目延期或无法实施、或者投资项目不能产生预期收益的可能性。如果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无法顺利实施或者不能达到预期效益,将对公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海尔生物介绍,并购是公司的成长策略之一,公司通过收购集成产业链,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兼并收购需要公司管理层掌握新领域、新市场的相关知识和法规,并有效识别出潜在的债务风险、诉讼风险,以及可能面临的监管风险、运营风险和员工管理等问题。如果公司不能对并购标的进行有效集成,或公司无法按预期拓展相关业务,则可能对公司业务、财务和经营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记者陈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