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推荐书的时候。
去年这个时候,《好奇心日报》邀请了在微博、微信和知乎大号里一些有意思的人,给我们推荐了一批书。这些人包括知乎创始人周源、果壳创始人姬十三、微信公号“世相”创办者张伟、微信公号“利维坦”创办者吴淼和编剧史航等。当时的推荐邀请是说:请推荐一年之内你认为不错的书,它可能对你的职业有帮助,可能就是单纯的好。不限中英文。
今年,我们决定稍稍改变推荐的方式。
在任何时代,专业读者都是一种稀缺资源。这些人对书籍推荐和评论的价值判断,可能成为我们选书的重要参考,甚至书评本身也可成为阅读的书籍,比如托尼·朱特的《重估价值》。
我们希望通过“图书推荐+长篇书评”的形式把他们介绍给你,给你提供对读书这件小事的一点参考。
这是第五位,伯樵
伯樵,电影从业人员,原为小语种和社会学学徒,主攻法律社会学和社会变迁,古典音乐、历史、艺术史、文献学爱好者,工作之余也为媒体和专业期刊撰写书评、乐评和学术类文章,同时也涉足翻译工作。你会看到他推荐的图书混杂着电影、社会学和古典乐等多种口味,非常丰富。
文/伯樵
《认识电影》(全彩插图第 12 版)
译者: 焦雄屏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出版年: 2016 年 9 月
电影或许是过去十几年中国发展最快的一个文化消费市场了,从全年票房不足 10 亿的冷清,发展到如今剑指 500 亿的豪迈——但有一个话题一直没有变:为什么那么多中国电影是那么的烂。以前的观众有一个集体认知:中国导演不会好好讲故事——但是观众们更进一步的看法就是:那些烂片的编剧太差了。
但其实我们觉得一部电影故事好看,并非仅仅是编剧要编得合理、编得精彩、编得一波三折,我们觉得的好看还有包括从摄影、剪辑,到服装、美术,再到演员、混音等无数个角度。但是对于那些想更为深度了解电影的人来说,“电影各个职能部门是如何让电影变得好看的”这一问题确实颇有难度,毕竟术业有专攻,能把电影里每一个面向都搞明白真是殊为不易。
全新的第 12 版《认识电影》采用全彩印刷,一改之前诸多版本里,绝大部分剧照都是黑白剧照的窘境。尤其是在那些讲解摄影、表演、戏剧的部分,鲜艳如初的剧照最完整地还原了电影片段——在阅读纸质的电影书籍时,我们再也不用脑补那些电影的色调和光线,这个新版以最直接的方式向我们曲尽其妙。
《制造大片:金钱、权力与好莱坞的秘密》
译者: 宋伟航
出版社: 理想国 | 台海出版社
出版年: 2016 年 6 月
市面上关于电影的书,要么以电影本体为主,比如导演的访谈、演员的传记、电影史、某种类型片的分析;要么则以电影技术为主,比如编剧的技巧、摄影布光照明的知识、剪辑的要点......然而,关于电影工业及其历史的书则相对较少,但却不乏精品,比如描写独立电影运动和 Miramax 的《低俗电影》,以及同样描述独立电影语境下的美国电影工业的《剥削好莱坞》——而这本新近出版、爱德华·杰·艾普斯坦所著的《制造大片》则能帮助我们了解更为主流的美国电影工业。
《制造大片》不以时间为主轴,而是根据不同主题来写,全书共分六大板块、 30 篇文章,每篇文章专攻一个小的话题:比如《DVD 的革命》把 DVD 从被片方排斥到最后成为赚钱利器的整个过程进行了细致地分析讲解,《好莱坞六巨头》则短短 15 页把好莱坞早期主要电影公司之间的合纵连横娓娓道来......艾普斯坦如一部百科全书,各种八卦轶事、掌故趣闻,全都信手拈来,哪怕是主题上很枯燥的题材,也能讲述得摇曳生辉。
《儒法国家:中国历史的新理论》(The Confucian-legalist State: A New Theory of Chinese History)
出版社: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出版年: 2015 年 11 月
2006 年赵鼎新《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一书在国内出版,虽然没有引起特别的轩然大波,但是他以社会学的方法对中国历史进行全新阐释的思路却着实让人耳目一新。此书遭到了国内的中国史学界的集体忽视,少数表达了观点的也以批评为主,尤其是书中很多史料史实都未必能站得住脚;不过在社会学界,却受到了颇多赞誉,尤其是赵鼎新以地理距离、结盟次数、发动战争的频率、等多种面向来看待“国家能力”,借此重新解读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列强,对于中国历史研究来说,的确是另辟蹊径。
而 2015 年赵鼎新在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儒法国家:中国历史的新理论》可谓是旧书的全新升级版,此书的中文版将会在 2016 年底由浙江大学出版社推出,相信会引起一轮社会学和历史学界的大论战。不过此书英文也极为精彩,读者大可先睹为快。
《儒法国家》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较之前作有了极大的推进拓展(事实上, 2006 版书基本相当于二至九章的一个草稿)。赵鼎新以社会科学的研究思路,从政治、军事、经济、意识形态四个方面全面解读了中国历史上“国家”的发展轨迹,尤其是将环境、生态、科技、社会组织形式等诸多因素集成在了他的解读之中。由于新文化史与新社会史的兴起,环境史、生态史、科技史的研究近年来蔚为大观,但将这些专门史的很多观点和方法论集成进系统的历史框架之内,用以解读面向更为深阔的政治史和社会史,使得其观点新意迭出,但同时大体上也能自圆其说。通过社会学的视角,赵从春秋战国,一直到秦汉,甚至延续到晚清的中国历史给了另一种不同的描述——事件还是那些事件,但原来成王败寇、朝代更迭的政治角力之外,原来那些我们早已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历史概念间,又产生了全新的“因果关系”。
事实上,“内用黄老,外示儒术”的观点并非是什么新奇的见解,但赵鼎新的不俗之处是用这一机制巧妙地解释了中国历史脉络上两千余年的诸多问题:秦朝为何迅速会被汉朝所取代?北方游牧民族与南方汉族政权为何会产生对峙拉锯?为何明末心学盛极一时却未能充分发展?为何中国没有发展出资本主义?中国为何没有形成像西方那样地方自治的公共空间和市民社会?——能以一个宏观理论框架对如此长时段的历史进行剖析,赵著能基本自圆其说,这本身就是非常精彩的刀尖上的起舞。
《才女之累》(The Burden of Female Talent: The Poet Li Qingzhao and Her History in China)
出版社: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出版年: 2014 年 2 月
艾朗诺教授 2014 年出版的著作《才女之累》现在还只有英文版(不过网上可以找到下载),据说年底中文版会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李清照在宋代文学上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研究她的学术著作就算称不上“千家注杜、五百家注韩”那样的汗牛充栋,那也绝对是蔚为大观。同时李清照留下来的著作并不多,现有的文章早已被各代学者反复把玩、深耕细读殆尽,艾朗诺作为西方学者想要提出什么新观点,可谓困难异常。
此外,李清照与赵明诚“幸福”的婚后生活,以及后来的再婚离婚一直也是人们所关注的焦(ba)点(gua),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明清的学者出于当时的道德观和女性观,为了凸显李清照的正面形象,一直严词否认李清照的改嫁史,甚至不惜篡改史料、选择性忽视,对于李清照婚姻情况的研究与对于其诗词的解读也一直影响巨大。艾朗诺的研究为我们展现了一条理路清晰的李清照接受史:我们认识的李清照,可能并不是那个中学课本和刻板印象中的那个才女,李清照本人有更为丰富、果敢、乃至女汉子的面向。
《暴力》
译者: 刘冉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6 年 6 月
《暴力》可能是这份书单中最厚的一本,题材看上去也是最为“厚重”的一本,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却充满了各种趣味性,因为如果说得俗一点,这本书就是研究“打架”的。
但是无论是战场上的“打架”,还是美国街头的种族冲突,抑或是体育竞技场上的扭打,我们总是习惯于从一些宏大的社会角度去思考这些问题:族群、性别、阶级、国家、贫富差异......但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社会学教授兰德尔·柯林斯(Randall Collins)却从微观角度对暴力予以阐释。在他看来,那些宏大的社会矛盾诚然存在,但却并不必然导致暴力,比如美国种族问题一直存在,但相比于每天上亿次的族群个体的行为交错,黑人与白人间的暴力其实并不总是发生。
而在柯林斯看来,在微观情境下探讨具体暴力发生的机制,才是我们认识暴力本质的核心要义。根据他的研究,在暴力将要发生之时,占据主导情绪的往往不仅仅是愤怒,还有无可避免的紧张和恐惧,而无数潜在的暴力会因为这种情绪的存在而一直处在爆发边缘,却不会真的爆发。但一当很多因素都具备时,暴力则会变得不可避免:如旁观者的围观(乃至起哄),规则和制度的压力(如战场上的命令与惩戒),压倒性的优势(如学校的霸凌),以及道德假期所引起的巨大真空(如城市暴力骚动时人们的打砸抢烧行为)。尤其是柯林斯引入了情绪浸润的概念,当潜在暴力的情绪节奏完全合拍之时,一方的暴力倾向会被最大程度的调动,从而使得施暴者克服自身的恐惧和紧张,彻底将暴力的行为发挥出来。
本书第三章《恐慌进攻》中,还以微观社会学的视角去重新探讨了南京大屠杀中难以想象的暴力行为。柯林斯几乎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解释了日军在南京的屠杀背后的社会学机制,尤其是以“道德假期”的思路去分析为何后期整个屠杀行为彻底失控,尤其对于作为南京人的笔者来说,却是在感到触目惊心的同时,也能引起对于暴力产生机制的更深思考。
《音乐神童加工厂》
译者: 黄炎宁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6 年 6 月
从神童到大师:演奏家是怎样炼成的
文/伯樵
古典音乐界可能是世界上“神童”最扎堆的领域了。无论是在电视上,或是一些小型公开场合,那些幼齿的孩子看上去总是一脸懵懂,但当他们坐在钢琴前或是拿起小提琴时,他们手指上下翻飞。一段质拙但无比迅捷的莫扎特或是帕格尼尼选段之后,观众掌声雷动,仿佛见证了又一个基辛或是梅纽因的诞生;而这时,神童的家长则会被请上台来,向观众们不厌其烦地描述下列事实要点,包括(但不限于):
1.神童刚才演奏的音乐难度是如何之高;
2. 神童还不会说话时就开始对音乐感兴趣;
3. 神童在很小时便可以无师自通演奏一些旋律;
4.专业老师们对其才能的震惊和褒扬;
5.家长是如何不希望孩子的天赋被埋没......
一样的神童,不一样的人生
不独中国,在欧美的电视节目里,这样的“神童”故事也同样常见。但如果我们仔细回忆,那些被誉为数十年不出一个的音乐神童,大多最终会湮没在电视节目的录像带里,我们甚至无法唤起对他们面容和名字的记忆,只能隐隐约约记得似乎在哪里听说过一些关于“神童”的传说。而转过头来,又永远有新的神童出现在电视节目上,同样一脸懵懂、憨头憨脑,同样地手指上下翻飞,甚至连曲目都是那么类似。
每当我们谈起那些已然功成名就的演奏大师,总会有一种错觉,人们会认为大师们在年幼时便已然是不世出的音乐奇才。人们总是如此健忘,因为还有更多“不世出的”音乐奇才曾经活跃在各个媒体平台上,但最后被我们选择性地遗忘。而那些曾经名噪一时的神童们,或是在地方上成为一名音乐教师,或是偶尔承接一些并不规范的小型演出,甚至会在某些文娱节目中穿插点缀一下,有些甚至最终选择了彻底改行。
在那些神童之中,最后有多少人会成为郎朗、基辛、帕尔曼?那些稚拙的音乐神童们将要经过怎样的砥砺才能成长为独奏大师?又有多少人在从神童通往大师的道路上铩羽而归?在那些“失败”的神童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在会有那么多“伤仲永”的故事?超卓的音乐天赋和勤学苦练注定就能助他们登上古典音乐界的明星舞台么?
波兰社会学家伊莎贝拉·瓦格纳(Izabela Wagner)的民族志《音乐神童加工厂》或许可以为我们提供一副关于“从神童,到大师”的全景图。
职业琴童:一个神秘的世界
《音乐神童加工厂》一书总计在六个国家的范围内,采访了 90 位励志成为小提琴独奏家的琴童、对 339 位参加竞赛的学生进行了统计分析、收集了超过 40 位教师的教学活动文献,以及进行了社会学(更多是人类学意义上的)的参与式观察,系统考察了小提琴学习者从“学童”,升格至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专业学生,最终或聚焦镁光灯下、或泯然众人矣的职业成败生涯。
职业音乐教育的领域有着自身的闭合性,虽然每年加入学琴大军的儿童数以百万,但是以职业演奏生涯为志业的专业演奏教育一直都不为外人所知。一则是因为这类专门教育门槛较高,需要家长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同时还要督促和陪伴孩子学琴练琴,大部分以让孩子陶冶艺术情操和怡情悦性为目的的家长,都不会涉足其中太深。
其二,因为音乐职业教育领域圈子小、专业性高,这一领域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孩子,经常要面对各种社会偏见(如只有文化课学不好的学生,才会选择艺术类专业)、圈内潜规则(演奏比赛的幕后操纵)和无声的竞争(学生之间的竞争、老师争夺生源的竞争),这使得当他们面对外界时,总是自我保护性地对很多问题讳莫如深,一方面是以沉默来抵抗偏见,另一方面也是不能打破很多不足为外人道的行业秘密,否则事业将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瓦格纳以琴童的成长历程为主轴,向我们展现了不同阶段时,琴童与家长、与老师、与同学、与外界之间单纯却又复杂的关系;让我们看到那些天之骄子一般的神童,是如何从在地方的小范围内崭露头角,然后经过残酷的淘汰选拔,奔波于不同的大师班之间,最后通过音乐比赛、借助天价的一流乐器,比赛时恩师的保驾护航,父母亲的人脉资源,马不停蹄地四处旅行,当然还有最重要的——那该死的运气,才能最终成为一名“小有名气”的独奏家。
民族志的洞见与不见
本书在学术上有三点颇为值得注意。第一,本书所做的研究明显是关于生命历程(life course)的探讨,一般来说以量化方法来进行此类研究相对更为常见,盖因生命历程研究通常针对某一群体展开,需要足够数量的样本,才能长期追踪出不同变量条件对一个活生生的人其人生轨迹的影响。如果采用定性的方法,虽然质性访谈的质量会更高,访谈深度也可以展现更多的面向,但整体采样较低,会使样本失去代表性。
但是瓦格纳因其特殊的琴童家长身份,以及对此问题的长时间观察,不仅可以结识大量的琴童样本,接触到大量“产业链”上不同地位的相关人士,同时因为她吊诡的双重身份,使得很多时候她可以高效地写出常人难以想象的高质量田野记录。比如,当老师与瓦格纳交流其孩子学琴的进度时,作为母亲的瓦格纳自然会非常认真地询问该如何继续提高孩子的琴艺、是否该增加练琴的强度之类的问题;但同时,作为社会学家的瓦格纳也同样在观察着这场对话:老师的语气、态度,家长会关心的问题,老师如何对家长做出反馈......这种一手的体验和见闻,在极大层面上弥补了样本不足这一致命问题。
第二,本书翻译自瓦格纳的一系列论文,虽然英文版的《音乐神童加工厂》已于去年由罗格斯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但中文版并非是英文著作的汉化产物。相反,中文版由于基于瓦格纳一系列的论文编纂而成,虽然在结构上略显繁冗,但却保留下了更多鲜活的细节和生动的描述。
或许是因为民族志(ethnography)特性,民族志所孜孜以求的厚描(thick description)取代了传统社会科学著作中对理论问题的探究。瓦格纳只在结尾部分对其方法论做了简要的说明,且此说明在我们看来未免显得有些粗疏。事实上,虽然民族志诞生伊始就隐含着某种对过分追求理论的社会科学倾向的反动,但瓦格纳此书中所描绘的学琴生涯其实也存在大量理论探讨的空间:如某些情境中的符号互动,微观层面上的互动仪式链——都可以通过琴童的学习过程,得到很好的深度阐发。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正因为本书放弃了在理论上的纠缠,其作为民族志的可读性得到了极大提升。
最后,瓦格纳此书对于个别的著作、回忆录有着略显过分的依赖,对于一本本身就面临着样本危机的研究“生命历程”的著作来说,在参考一些关于教学师承的文献时,如果资料来源过于单一,还是不免让人引以为憾。
(本文原载于 2016 年 8 月 20 日《新京报书评周刊》,有增补)
题图来自:doubanio
喜欢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报 ,每天看点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