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24小时
微信公众号

在海外办报的华人

浏览:554 来源: 时间:2023-09-15

给华人群体正名

以33岁的年纪,离开稳定的工作岗位,远赴东瀛开始创业,这并不是段跃中一时间的心血来潮。在初到日本的那些年里,他为了学习日语订阅了一份日文报纸。他在阅读中发现,报纸上的中国人多与“犯罪、盗窃、凶杀”的负面字眼相关,国人的正面故事则少有报道。“我们有非常多优秀的中国人在岛国奋斗,他们勤劳聪慧、诚实守法,是行业内的翘楚,日本媒体的报道太片面了!”这让生长于中国的段跃中十分愤懑和痛心。

媒体出身的段跃中开始采取行动,他先是给日文报纸写信、投稿,而后决定自办媒体。段跃中的第一篇日文投稿《外国人的正面也要多报道》,1992年8月15日刊登在《读卖新闻》上。文章虽只有豆腐块大小,但给了他用日语写作和发表的勇气。

1994年发生的陶亚萍的事件,让段跃中心中自办媒体的想法更加强烈。1994年10月31日的夜晚,上海女性陶亚萍被东京入管警备官怀疑是“非法滞留者”。警备官在对她一顿暴力毒打之后,将她遣返中国。《中文导报》首先登载了陶亚萍挨打的彩色照片,之后《留学生新闻》、《华人时报》、《中国学生新闻》等较有影响力的日本华文媒体持续跟进。日本警官处理方式之残暴,令人发指。这个事件在华人圈中迅速传播,引起众怒。华人报纸上连续写文章诘问、谴责日本警方。

然而,和华文报纸上声势浩大的征讨行动相比,日本的全国性报纸上却鲜少提到,甚至只字未提这个事件,两方形成鲜明对比。段跃中意识到,如果华人的声音还在自己的圈子里兜兜转转,势必难以为日本主流社会所感知。要改变这个现状,报纸首先要突破语言壁垒,用日语来传达华人心声。

两年后,待一切准备就绪,段跃中开办了自己的报纸——《日本侨报》。这份报纸用日文发行,读者中95%是日本人。段跃中将它定位为“日本的《光明日报》”,主要发布教育、文化等领域华人精英的动态。“我不报道什么‘中国人在日本犯罪’的新闻,我要让它成为传播正能量的平台。”因此,读者中大多是日本的国会议员、企业高管、媒体人和研究中日关系的专家。

办报纸之外,段跃中还写书、做出版、开讲座、办汉语和日语作文大赛、设立东京池袋汉语角……60岁的他依然在给日本人讲述中国故事,为华人群体正名,同时也为培养日本“知华派”而努力。

讲述中国的历史

移民、汇率、双重国籍……这些议题都是海外华人长期关注的焦点,也是华文媒体日常接触的话题。在这些话题中,涉及中国人集体利益的大事件是华文媒体的重点报道对象。通过阅读这些报道,海外读者能更好地了解祖(籍)国发生的事情,即使身在异国,也能与之产生勾连。

2017年10月26日,加拿大安大略省议会通过了动议,确认每年12月13日为安大略省“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日”,安大略省也成为西方世界第一个设立该纪念日的政府。面对这样事关华人群体利益的事件,华人媒体自然没有理由缺席。当时“世界华文大众传播媒体协会”集结了安大略省当地如《多伦多新闻网》等华文媒体,将与纪念日相关的活动做成系列报道。

《健康生活报道》的记者马丽霞作为被集结者中的一员完成了部分报道。她当时跑过这么一则新闻:密西沙加市的华人群体向政府提出申请,要在纪念日当晚点亮市政府大楼钟楼的蓝灯,表达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哀思。申请本已得到政府的书面同意,但是在12月6日又突然被政府书面否决,这让华人群体不能接受。申请团体的代表鲍黄瑞芬女士通过反复协商,终于争取到一次向市议会复议的机会。

复议时间定在12月13日早晨9点。这个时间距离计划点灯时间——当晚8点,只剩下11小时。点灯活动能否合法化,就看这场复议能否成功。13日清早,马丽霞和同事一行四人,在零下12℃的天气里驱车80公里赶到密西沙加市。他们到达市议会厅的时候,已有几十位从本市或其他地方赶来的华人,同支持这项申请的其他族裔代表一起,在议会大厅等候。趁着闭门会议还未开始,马丽霞和同事赶紧抓住机会,采访了鲍黄瑞芬女士和全加意大利裔长者俱乐部主席Frank Stendardo,梳理事件的来龙去脉,获得独家信源。

全加意大利裔长者俱乐部主席Frank Stendardo(左2)接受马丽霞和记者同事的采访

经过一小时的陈述和辩论,复议最终得以通过。市政大楼在12月13日当晚点亮蓝灯,许多自发冒着严寒赶来的民众在大楼前的广场点起蜡烛,祭奠80年前那场屠杀的死难者。马丽霞的报道揭示了看似简单的点灯行为背后,复杂而曲折的过程,让读者了解到成功点灯的不易。

点灯事件之外,马丽霞还参与报道了纪念日10万签名筹集、大屠杀殉难者80周年追思会等一系列活动,这些报道先后刊登和转载在《世界华文媒体》、《新浪网》、《卫报》中文网、《纽约都市新闻网》等世界媒体上。“完全没料到报道被全球那么多媒体转载。”作为入行不到一年的记者,马丽霞坦言这份工作有苦有乐,也有自豪感。

如何在海外讲华人故事?马丽霞的选择是做记者、写新闻,将事件真相直接呈现到读者眼前。段跃中也采取了同样的办法,创办《日本侨报》。但是在做新闻之外,段跃中还想到通过拓展横向经营的方法,进入出版行业,来扩大华人的影响力。

他在报社的基础上成立了“日本侨报出版社”。这个出版社以中日关系为主,从学术、纪实和文化的角度,翻译出版中日两国学者的作品,将它们介绍到对方国家。在日本侨报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中,有一类书籍最为敏感,也最为段跃中所重视——日本侵华历史专题的书籍。

日本侨报出版社相继出版了《我认识的鬼子兵》、《日本新历史教科书批判》、《一个人的抗战》等反战图书,构成“8·15”反战专题图书。“很多日本老兵临死前想说一些心里话,只是很少得到关注。”在段跃中看来,与其拍抗日神剧,不如抢救这些日本老兵的历史。把当年战争亲历者的回忆同史料结合起来,由学者、作家真实记载,留与后人,以示和平的可贵。

截至今年,“8.15系列”图书已经出版25册,这个系列的图书厚如年鉴,销量其实并不乐观,出版资费由日本侨报出版社自行承担。除了资金压力之外,出版社有时还会受到社会压力,最典型的就是遭到极端异见分子的攻击。

连续出版反战书籍的行为让侨报社成为日本右翼分子的攻击对象,他们开始陆陆续续地给侨报社寄威胁信,打攻击电话。“无非说一些‘滚出日本’、‘去死’之类的话。”段跃中回忆道。语言攻击之外,右翼还用其他方式进行骚扰。一次,停放在公寓停车场的车被人撬开了门,但车里一台颇为崭新的导航仪和现金并没有被盗走,明显是右翼分子的骚扰。段跃中向警方备案,但是直至今日也没能找到肇事者。“大家都知道是谁干的,我们接触多了也就不奇怪了。”有媒体想要报道这件事,段跃中笑着说,虽然有些财产损失,但是毕竟没有涉及人身安全,也就让这件事过去了。

为什么对这份出版工作这么执着?段跃中的回答很简单:一件事情已经开始做了,只要是有意义的,就要坚持下去,善始善终。他现在已经将工作重心放在出版上,侨报社出版的书籍中,时常有登上日本亚马逊销量排行榜的热销书,这让段跃中感到兴奋,他几乎每天都会在朋友圈和个人微博上发布实时排名。

应对纸媒寒冬

新媒体时代下的纸媒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这在全球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传统的华文媒体来说,不转型,或许就是死路一条。

段跃中创办的《日本侨报》早在1998年就开设了线上的电子周刊,每周三发行,至今已经发行1328期。印刷版《Duan Press》是每年只出版四期的精选版,每次印5000份,免费赠送给读者。在段跃中看来,电子周刊的发行方式比印刷版简便得多,可以直接将报纸发送至订阅用户的邮箱里,点对点进行投递,大大节约生产成本。在电子报刊之外,《日本侨报》还开通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中日桥段”,不定期发布推送。

“刚开始难度不小,记者还是纸媒做法,在选题和写作上都是尝试,点击率并不高。”刘小荷回忆道,2014年4月30日,《加西周末》正式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推送,最开始时的推送标题都是《今日新闻精选》,每天将温哥华的地区新闻以简讯的方式汇总,用单篇推送的方式发布。这种模式下,读者光看标题并不能知道文章内容,因而阅读兴趣索然,推送的点击率也只有寥寥个位数。

刘小荷给记者举例,《加西周末》去年10月15日发过一篇爆款文章《三分钟买光一家店!中国游客疯抢加拿大鹅 看着满地狼藉 加拿大人笑了》,当时几乎全加拿大的华人新媒体都在转发。今年两会时,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如意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邱亚夫也谈到国产羽绒服不敌“加拿大鹅”(加拿大羽绒品牌)的问题。随后,人民网撰文讨论与此衍生出的关于“中国制造”信任度的话题。

除此之外,追求时效性也是对新媒体的必然要求。作为周报的《加西周末》原本更新速度较慢,新媒体转型后就必须紧跟时事的发生。张晓萌介绍说,《加西周末》目前报道本地新闻的速度已经是温哥华最快的了。“从前,本地华人多从港台的本地媒体上获取信息,现在我们已经可以说,我们做的更快。”张晓萌以去年温哥华女孩被海狮拖下水的事件为例,《加西周末》在事件发生后不到3小时就发布了新闻,点击量迅速突破10万+。而后国内媒体才有所报道。

但是,在新媒体时代求快、求点击率的同时也要保持冷静。比如新媒体上的标题党现象就一直为人所诟病。对此,《加西周末》的做法是将正能量的内容与新媒体相结合。令张晓萌印象较深的一次是,报社的公众号上发过一部习主席配音的“一带一路”宣传片。这部片子在国内已经很有名,但许多海外华人没看过。“当时觉得宣传片拍得很精美,很切合海外华人期盼中国强大的心情。发布后获得了几万的点击量,我们感到很高兴,正面的东西在海外其实也可以受欢迎,主要看形式吸不吸引人。”张晓萌说。

目前,《加西周末》还在改进自己的全媒体运营方式,正在尝试拍摄视频。报社成员知道这是个大方向,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这个时代。

在这个时代,海外华文媒体要发展,不能让华人群体的意见只在自己的圈子里传播,让自己的声音被边缘化。借力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海外华文媒体有机会更好地发挥双向传播作用,让外国人了解华人华侨,同时也让华人华侨知道在中国发生的故事,并且参与其中。就像马丽霞所说的那样,在成为记者之前她从不关心政治,也不关心外面的世界,但现在一切都不同了,采访让她仿佛变了一个人。“借用巴西球王贝利说的那句话‘下一个球会更好’,我期望我的‘下一篇新闻会更好’。”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刘小荷为化名。

《界面》2018年6 月6日

http://www.jiemian.com/article/2203121.html

当前页面由百度MIP提供加速,可能存在部分功能无法使用,如需访问原网页,请点击这里 关闭